集團前身徐州兩山口車輛廠成立。
“淮海”商標正式注冊。在徐州兩山口車輛廠門頭燈箱上,即為早期的淮海商標。
安繼文接任徐州兩山口車輛廠廠長,為有史第八位第十一任廠長。
淮海控股集團前身江蘇淮海集團成立。
與宗申集團合作成立江蘇宗申公司,興建江蘇宗申一期工程。
興建江蘇宗申二期工程,形成年產 60 萬輛微車產能。
興建江蘇宗申三期工程,形成年產百萬輛微車產能。
興建江蘇宗申四期工程及 1.4 萬平米集團科技辦公大樓。
整體收購原徐工特汽,注冊成立江蘇淮海新能源車輛公司,為淮海品牌的經營主體。
整體收購原海軍 4813 軍工企業——徐州環海中意機電公司,更名為淮海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啟核心配件產業新紀元。
調整重慶宗申車輛公司運營結構,戰略布局西南市場。
成立淮海跨境電商公司,穩健布局國際市場。
首次入選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江蘇省民企 100 強。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兩項經濟指標均首超百億。
投資布局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立淮海新能源汽車公司。
收購綠源電動車江蘇公司,實施年產100萬臺宗申電動車技改一期工程(豐縣基地)。
投資年產100萬宗申電動車技改二期工程(豐縣基地),豐縣基地達到年產二百萬規模。
主導成立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微型車輛專業委員會,攜手微型車企抱團出海, 推動國際產能合作。
在無錫、天津投資成立集團電動兩輪車項目,推動鈉電項目落地。
領投浙江鈉創新能源A輪、B輪融資,超前戰略布局鈉離子電池上游產業。
陜西淮海100 萬輛新能源車輛項目建成投產,實現了西北市場的戰略布局。
與比亞迪集團合資成立淮海弗迪鈉電池科技公司,在徐州投資發展鈉離子電池基地項目。
面向新質化、數智化、鈉電化、生態化、國際化發展戰略,集團布局“321”六大新質產業,開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400-6212-189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