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奔涌著樞紐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滿載工程機械、汽車配件、日用百貨等各類貨物的班列從這里開行。
目前,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依托現有資源,充分利用中歐班列、鐵海聯運載體效能,助力本地及淮海經濟區企業優質產品揚帆出海,積極構建淮海國際陸港“全方位物流大通道”,打造淮海經濟區對外開放、集聚外資、商貿流通的雙向開放新高地。
在非洲的街頭,一些“徐州制造”悄然生花,大家興奮地試駕著新買的淮海控股集團生產的電動三輪車。一位本地市民說:“這款電動三輪車既時尚又實用,非常適合我們日常出行。而且,它們使用電能作為動力,非常環保,符合我們對綠色生活的追求。”隨著淮海電動三輪車在非洲市場的逐漸鋪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并購買這一來自中國的綠色出行工具。
10月15日上午,備受矚目的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淮海控股集團攜旗下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成果,在車輛展區、摩托車展區及新能源三大展區同時展出,吸引了大量海內外客商駐足觀看,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自2008年走入國際市場以來,淮海控股集團憑借全球領先的鈉電高新技術和高顏值、高技術、高質量、高價值、高銷量的核心競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廣泛認可。隨著國際物流體系的不斷升級,淮海控股集團敏銳地抓住了鐵海聯運這一多式聯運模式的機遇。自2017年首次攜手鐵海聯運以來,雙方開啟了長達7年的深度合作。鐵海聯運不僅為淮海控股集團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免費箱使、到港后免堆費及穩定的運價等,更在關鍵時刻避免了傳統船運中的甩柜風險,顯著提升了貨物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物流成本。
據統計,2023年,淮海控股集團通過鐵海聯運出口的產品總量達到了約4500個標準箱,同比增長25%,其中不乏遠銷至全球各地的電動三輪車。近期,淮海控股集團通過鐵海聯運方式,成功出口了一批價值約200萬美元的電動三輪車。這批貨物從徐州啟程,經過數日的快速運輸,順利抵達了西非某港口。
“自從與淮海國際港務區建立合作關系以來,鐵海聯運為我們的產品出口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方案。他們的服務政策,極大地降低了我們的物流成本,提升了運輸效率。”淮海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鐵海聯運的優勢,我們的貨物從徐州出發,經過陸路運輸后,再無縫對接海上航線,確保了整個物流鏈條的順暢與高效。”
為更好服務本地企業產品出口,去年以來,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積極開展“敲門行動”,建立“一企一策”機制,除了對轄區物流企業開展大走訪活動,還為我市出口需求量大的企業提供定制服務。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我們通過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等方式,為企業量身定制了高效、經濟的物流解決方案。這使得企業在出口過程中能夠更加省心省力地專注于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等工作。”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持續強化平臺建設,提升平臺能級,進一步拓展國際物流通道,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構建物流樞紐體系。
在港務區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鐵海聯運正攜手更多本地企業,共同書寫著“徐州制造”出口的新篇章。
?
來源:徐州日報
記者:段昱